銷售規模穩步增長
截止到2015年,我國UPS市場銷售量約200萬臺,銷售額為57.0億元,銷售額同比上漲了19.75%;到2016年,UPS市場銷售規模達到約68.4億元,同比上漲20.00%。從2013年開始我國UPS行業都保持10%以上增長速度。這一增速只有要在行業增長期才會出現,很顯然我國USP行業煥發出一波新的活力。
2016年UPS行業呈現哪些特點
1、信息化與國產化助力UPS行業步步高升
(1)國內信息化建設提速,UPS下游應用范圍擴大
過去,UPS主要應用于工業制造領域,而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UPS 作為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其新增市場空間主要來自于國內各行業的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綱領發布,掀開信息化投資建設大幕: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綱要明確了信息化應貫穿我國現代化始終,在生態、法治、軍隊、教育、工業等各領域建設都要起到關鍵作用。可以預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在各行業特別是金融、教育等領域信息化建設的投資。
我國傳統行業移動化、數據化趨勢日益明顯,國內信息化建設將長期處于高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UPS 作為供電基礎設施在不斷涌現的新興行業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多,特別是新能源、交通、電力、醫療衛生等行業將成為新的需求增長點。
(2)IDC市場爆發提升UPS空間
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是伴隨著信息化建設背景下互聯網發展、數據量爆發式增長、數據存儲問題愈發嚴重而興起的服務器托管、租用、運維以及網絡接入服務的業務,是擁有完善設備、專業化管理的服務平臺。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約為1813億美元,未來三年仍將維持16.4%的復合增長。國內云計算2015年市場規模為2175.7億元,同比增長63.1%,遠高于全球增速。數據中心是云計算的基礎設施,IDC牌照放開后,阿里云、騰訊云、華為等巨頭進入市場,云計算的加速發展助推了數據中心的不斷升級和擴容。同時,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將IDC運營商的單位機柜收入提升了五倍以上,極大調動了IDC市場新進入者的熱情。
從2009年至2015年,國內IDC市場規模復合增速達到38.7%。盡管過去幾年國內IDC投資規模和增速均位于世界前列,但從規模的橫向比較來看,國內IDC面積相比發達國家仍處于低位,據研究,截至2015年,中國IDC數據中心的面積約為日本的55%、美國的15%,因此國內的IDC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中國的數據中心市場2016-2020年將以每年30%的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
(3)政策市場雙驅動,UPS國產化帶來增量空間
UPS與國家信息安全息息相關:UPS的使用需要用芯片控制,設備商有不再提供后期維護或利用病毒使其宕機的可能性,而UPS是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部件,對信息安全要求極高,國家對信息安全的重視必然會促進國內UPS特別是高端中大功率UPS的進口替代。
2、大功率趨勢明顯,市場集中度提升
隨著電信、軌交等領域信息化建設的加大及數據中心的發展,技術含量高、單價貴的中大功率UPS(≥10KVA)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已逐漸取代小功率UPS成為市場的主角。
2016上半年年大功率UPS(≥10kVA)市場份額為75.5%,相較于2014年提升了5.8個百分點,市場份額增長迅速,200KVA以上的超大功率UPS的市場份額提升了3個百分點,這主要由于國內數據中心建設由中小型向規模化和集中化轉型,采用大功率UPS有助于提升數據中心的PUE值,從而降低數據中心的電費和節省運營費用。
通過銷售額和銷量的對比也可以看出大功率UPS的需求占比正在提升,2015年UPS的銷售額為51.3億元,同比增長7.8%,銷售量為204.5萬臺,同比下降 6.3%。銷量下降的同時銷售額卻在上升,說明UPS平均單價上漲明顯,反映了隨著下游應用場景對UPS的安全可靠、節能降耗、智能化維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功率UPS的需求占比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