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山 鵑等
科屬:杜鵑花科、杜鵑花屬 杜鵑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 皆宜,用途廣泛,要推杜鵑花了。白居易贊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 多、數量之巨, 沒有一個能與中國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 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足見人們對杜鵑花的厚愛。 杜娟花是一個大屬,全世界約有900余種,分布于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而以亞洲 多,有850種,其中我國有530余種,占全世界種類的59%,特別集中于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 區的橫斷山脈一帶,是世界杜鵑花的發樣地和分布中心。
我國杜鵑花主要產地是滇、藏、川三省區的橫斷山脈,其錯綜復雜的地形、地 勢,構成了特殊的氣候,雨量分布極不均勻,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垂直分布明顯。
在1000-2000 米低平谷地,有尖葉杜鵑、大樹杜鵑等 2000-2800米處,氣候溫涼,有亮毛杜鵑、粗柄杜鵑、云 南杜鵑、腋花杜鵑等。
2800-4000米溝谷陽坡,為常綠闊葉與藩葉闊葉的混交林,在其林緣或草坡 由黃杯杜鵑、白雪杜鵑、團花杜鵑、毛喉杜鵑、草原杜鵑等組成密不可入的杜鵑林或港叢,這里杜 鵑花種類多,花期4-7月,五頤六色,璀璨如錦,有時可覆蓋整個山頭達一二十平方公里。 4000-4500米地帶,喬灌木很少,高10-20厘米的多技杜鵑、平臥杜鵑、黃金杜鵑等成為墊狀植 物,繁衍于石礫墳地或流石灘上。
4500米以上無杜鵑花分布。高山常綠杜鵑長期生長在濕潤、冷涼的高海拔山區,引種必須創造類似的環境條件,如地面不積水,土壤PH 5-6,通透性好,富有 機質,并有蔽萌、噴水、降溫等設備。
映山紅是落葉杜鵑的代表,分布廣,北至河南、山東,南到珠江流域,東及福建、臺灣,西 達四川、云貴,高山、低丘、陰坡陽坡、溪谷山巖、林中林緣、荒草灌叢,均有其蹤跡。江南在3-4月開花,嫣紅一片。山民以此為薪柴,屢砍屢發,足見其適應 性和生命力之強。以往移植 難活,與未曾重剪有關。園藝品種雖經改良,仍反映出原種耐寒怕熱的基本習性,并要求土壤 肥沃酸性、疏松通透。有些杜鵑花壽命很長,如云南有500年以上的大樹杜鵑,無錫有50余年露地 種植的錦繡杜鵑。
除盆栽觀賞外,毛鵑、東鵑、夏鵑都可用于庭院裝飾,小至天井、墻角,點綴一株數株,大至林繞山坡、溪邊路側、草坪石畔,成叢成片栽種,均可組成優美景觀。也可用杜鵑組成花筒綠 障和鋪地桓物,春暮繁花似錦,夏日茂密青翠,秋冬又有色葉,四季可賞。
此外,杜鵑花還有食用、藥用等價值。映山紅的花味酸無毒,可生食;大白杜鵑、粗柄杜鵑 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優美蔬菜;用羊躑躅的枝、葉、花浸泡漚制,可作殺蟲農藥;興安杜鵑等,可 制藥。有些種類的樹皮、樹葉含豐富的蘸質,可提取拷膠;杜鵑花的木材、根兜,質地細膩、堅韌,可制碗、筷、盆、缽、煙斗、根等日用工、藝品。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