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家提出,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這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發展鋼結構建筑。鋼結構是一種綠色建造技術,具有節省人力資源、提高生產效率、確保品質功能的優勢。在建設領域廣泛應用鋼結構,會有效推動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化解鋼鐵產能過剩。
我國是一個鋼鐵大國和制造業大國,21世紀以來約生產了70億噸鋼,支撐了建筑、交通、造船及汽車等相關產業發展。目前,我國有資質鋼結構施工企業超過3000家,從業人員約50萬人,產值約5000億元。2014年,鋼結構產量達4200萬噸,超過歐、美、日、澳產量總和。但是,“十二五”期間,我國鋼結構用鋼量占鋼產量的比例僅為5%~6%,在量大面廣的住宅建筑和橋梁結構中,鋼結構所占比例還不到1%,遠遠低于發達國家20%~30%的平均水平。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建筑發展中對鋼結構應用的鼓勵支持政策力度不夠,鋼結構產業鏈配置存在缺陷,市場運行機制不合理,缺乏熟練的鋼結構設計等專業技術人才,技術與產品的配套性不足,缺少由鋼鐵生產或市場帶動的大型龍頭企業等。
為解決鋼結構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中國工程院已經設立“城鄉居住建筑新型結構及其產業化”“鋼結構住宅產業化咨詢研究”“高性能可持續結構工程發展戰略研究”等多項咨詢研究項目,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同時,由2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形成了《關于在結構工程中大力推廣應用鋼結構的院士建議》。
為推動我國鋼結構事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首先,國家要加強頂層設計,成立鋼結構發展聯席協調機構,統籌鋼鐵、建筑、房地產、裝備制造、建材行業發展,將發展鋼結構作為節能環保戰略新興產業的一項重要任務予以政策支持。其次,要促進鋼結構住宅在小城鎮、新農村建設與中高地震烈度或建材資源貧乏地區推廣使用。再次,要通過關停并轉等去產能措施,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培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集成度和企業競爭力,推動鋼結構產業發展。***后,要加強技術創新,走產學研合作道路,形成鋼結構理論攻關、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機制。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