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茶樹品種變異的原因不同:
安吉白茶是低溫敏感型白化品種,溫度低于23℃時,葉綠素的合成受阻而白化。
黃金芽是由于光合作用,合成胡蘿卜素的增多而葉面發黃。
一,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是安吉的特產,深受茶友們的喜愛,在上個世紀80年代由地方農業部門選育,無性繁殖出了新的樹種“白葉一號”。
此茶樹在早春時,氣溫低造成了葉綠素的缺失,萌發的嫩芽皆為白色。
白色的芽葉隨著時間而變化,清明前葉色玉白,谷雨前白色漸淡,夏至前逐漸轉綠,夏秋時芽葉全綠,大約可呈現一個月的時間。
因此安吉白茶的采摘期,是在明前到雨后,只有短短一個月時間。
根據測定,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在5-10%,比一般綠茶的氨基酸含量都高。
氨基酸高意味著茶湯鮮爽回味足,茶多酚低意味著茶湯苦澀度低。
二,黃金芽
黃金芽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發現的一顆單株,經過有關部門近十年時間的培育,如今成為了一個品種群,是國內目前很少見的黃色變異茶種,可謂是茶中的貴族。
黃金芽培育難,量稀少,所以在市場上就很難得,價格自然就高,貴如黃金,因此取名為“黃金芽”。
黃金芽的生長對環境要求很高,且生長周期較長,對溫度和光照特別敏感,要比安吉白茶遲一個星期發芽,葉薄芽短,且大多沒有明前茶,一年三季均可采制。
黃金芽是所有茶類中,營養價值及觀賞價值較高的黃色系白化茶種。
三,安吉黃金芽和安吉白茶變異的不同之處
安吉白茶是一個變異的茶種,打個比方,有點兒類似人類的白化病。
對于人類來說,白化可不是一個友好的詞兒,是很不受人們所待見的;但在茶葉界,它卻很珍貴。
安吉白茶屬于白化變異,已經是茶界的奇葩了。
而黃金芽這個更奇葩,居然外表是黃色的白化。
白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對于一個物種而言是偶發的退化,或者是返祖的現象。
現在市面上所有的安吉白茶的茶樹,都是通過無性繁殖得到的,種苗來源于安吉白茶祖。
有性繁殖通常是不穩定的,但是也有例外。
黃金芽就是安吉白茶有性繁殖的產物,并且是相對穩定的新品種。
與黃金芽相對的還有皇翠芽,是一種過度到黃金芽的品種。
安吉白茶,屬于低溫敏感型白化品種,只有在溫度低于23℃時,新梢的芽葉才是白色。
而黃金芽,屬于光照敏感型白化品種,陽光下全身金黃,遮蔭下葉片卻呈綠色。
都說黃金芽是白化茶種,然而卻與安吉白茶不同,安吉白茶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換葉色;而黃金芽的性狀穩定,春,夏,秋三季新梢均呈金黃色,宛如油菜花開,極具觀賞性。
黃金芽大的特點就是四黃;鮮葉金黃,干茶亮黃,湯色明黃,葉底鵝黃。
葉片的顏色,也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有所變化:黃-玉黃-黃-綠。
沖泡后,朵朵金黃,芽尖直立,繼而徐徐下沉,猶如金色的羽毛漫天飛舞,蔚為壯觀。
其湯色清澈明黃,香氣高遠,味道鮮美,是目前中國綠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