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銅金屬初均來自于銅礦資源,隨著人類不斷開發而不斷減少,資源短缺將威脅人類生存。由于銅的再生性能良好,廢雜銅作為原料具有節能、環保、經濟等優勢,因此廢銅回收成為銅工業的一個重要原料來源。
“廢銅”的定義:生產與消費過程中已完成使用壽命的器物中所含有的銅部件及材料。如舊電線、舊電機、報廢汽車、報廢船舶等。人們通常所說的“再生銅”,是指通過回收、加工、處理后可循環再利用的銅金屬。
按照廢銅的產生過程,可分為新廢銅和舊廢銅,新廢銅主要來自銅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切邊、碎屑等,舊廢雜銅主要來自含銅廢舊產品的回收利用。
廢銅的利用可分為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直接利用是指直接用廢銅加工生產銅材;間接利用是指廢銅通過冶煉過程生產出陰極銅,再加工成銅材。
一、全球廢銅市場回顧
近十年全球廢銅供應量和利用量雙雙上升,從1999年的598.3萬噸增長至2008年的687.9萬噸,增幅達14.97%或89.6萬噸,年均增長1.67%。從世界廢銅利用量分布圖看,1999-2008年,美國廢銅利用量逐漸減少,由134.2萬噸降至96.2萬噸,占全球的比重從22.43%下降至13.98%;日本廢銅利用量相對平穩,略有增多,2008年占全球的比例為20.05%;中國廢銅利用量則大幅增長,增長率高達295.22%,年均增長16.5%,從1999年的54.4萬噸增加至2008年的215.0萬噸,占全球的比例從9.09%上升至31.25%。
全球主要的廢銅供應國為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根據安泰科分析,全球廢銅供應國中,美國供應量占32.6%,日本占28.1%,歐盟占18.5%,其他國家占19.8%。
中國是全球廢銅的需求者,但是,由于國內可供回收的廢銅數量有限,進口廢銅已經成為主要的原料來源。2000年中國廢銅進口(金屬量)40.0萬噸,到2008年廢銅進口增長311.25%至164.5萬噸。
“廢銅”的定義:生產與消費過程中已完成使用壽命的器物中所含有的銅部件及材料。如舊電線、舊電機、報廢汽車、報廢船舶等。人們通常所說的“再生銅”,是指通過回收、加工、處理后可循環再利用的銅金屬。
按照廢銅的產生過程,可分為新廢銅和舊廢銅,新廢銅主要來自銅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切邊、碎屑等,舊廢雜銅主要來自含銅廢舊產品的回收利用。
廢銅的利用可分為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直接利用是指直接用廢銅加工生產銅材;間接利用是指廢銅通過冶煉過程生產出陰極銅,再加工成銅材。
一、全球廢銅市場回顧
近十年全球廢銅供應量和利用量雙雙上升,從1999年的598.3萬噸增長至2008年的687.9萬噸,增幅達14.97%或89.6萬噸,年均增長1.67%。從世界廢銅利用量分布圖看,1999-2008年,美國廢銅利用量逐漸減少,由134.2萬噸降至96.2萬噸,占全球的比重從22.43%下降至13.98%;日本廢銅利用量相對平穩,略有增多,2008年占全球的比例為20.05%;中國廢銅利用量則大幅增長,增長率高達295.22%,年均增長16.5%,從1999年的54.4萬噸增加至2008年的215.0萬噸,占全球的比例從9.09%上升至31.25%。
全球主要的廢銅供應國為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根據安泰科分析,全球廢銅供應國中,美國供應量占32.6%,日本占28.1%,歐盟占18.5%,其他國家占19.8%。
中國是全球廢銅的需求者,但是,由于國內可供回收的廢銅數量有限,進口廢銅已經成為主要的原料來源。2000年中國廢銅進口(金屬量)40.0萬噸,到2008年廢銅進口增長311.25%至164.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