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下面簡稱《規劃》),明確了未來城鎮化的發展路徑、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對未來的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綠色、智慧、人文城市將成城市風向標。
《規劃》指出,將加快發展中小城市、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意味著這些地區的建設將開始“動工”,綠化建設也將向城市周邊延伸。基于地區的經濟限制及城市規劃建設方向,筆者認為,這些地區在樹種的選擇上不會偏離“本土特色”、“經濟”這兩個根本因素。
綠化+鄉愁=鄉土樹種
城鎮尚未完全褪去鄉村的影響,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有很多我們沒聽過,而原本極具當地特色的植物。看到這些植物,老人們想起一些往事,這些老人們的往事就組成了一個地方的社會文化,就構成了客居他鄉的游子的“鄉愁”。
隨著城市化發展,城鎮人口不斷聚集,為了經濟而放棄環境的現象司空見慣,工廠不斷增多,高樓不斷立起,而綠樹不斷倒下、不斷消失。也無怪乎,*********主席會發出“什么是城鎮化?城鎮化就是要讓農村和農民享受和城市一樣的(公共)服務。必須留住青山綠水,必須記住鄉愁。什么是鄉愁?鄉愁就是你離開后還很想念。”這樣的感慨。
鄉土樹種代表自然風貌、文化內涵,具有種源多、來源廣、適應性強、易于成活、容易成林等優點,特別能充分反映一個地區的特色。不僅是對本地人,對入境的外來人員也是一個較強的感官沖擊,以后提到某種植物就想起某個地區,就好像櫻花之于日本。
當然,綠化種植也不僅僅是周圍的居住環境,還有連接各地的道路,坐在車上看著兩旁的景色心就暖了,因為知道快到家了。所以在行道樹的選擇上,也不要只顧美觀去種植一些高大上的樹種,而要從本土特色、景觀功能、生態功能等角度多方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