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外行人很少關注的會議,卻又與日益引人注目的生態環境保護密切相關。
近年來,隨著我國污水處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水處理的副產品——污泥也同步大幅增加。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染物的富集和濃縮,其無害化處理,是城市污水處理和環境保護的延伸戰場。目前,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622座,污水處理能力每日約1.53億立方米。到2015年,全國全年城鎮污水處理廠濕污泥(含水率80%)產生量將達到3359萬噸,即日產污泥9.2萬噸。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污泥處理處置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污泥處理產業也成為環保企業掘金的富礦。本次研討會設置了“各地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的概況及規劃,污泥處理處置的標準解讀、政策探討與污泥產業‘十二五’進展總結”等40多個主題。伴隨著污泥處理市場化設施建設與運行等話題的深入探討,一些污泥處理的新技術、新趨勢也得以展現。
出水污泥:隱藏在環境中的“定時炸彈”
污水處理關系到城市文明程度。2013年,長沙主城區8座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40618萬噸,比上年增加2000余萬噸,污水處理率達96.3%,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只要污水處理設施啟動,污泥就會隨之產生。目前,湖南全省共建成污水處理廠133座,污水處理規模約525萬噸/天,污水處理率達到72%,每天產生污泥超過1825噸,每年產生污泥約66.6125萬噸。
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是污水中污染物的富集和濃縮。污泥中含有不少病原菌,寄生蟲(卵),銅、鋅、鉻、***等重金屬,以及其他多種有害物。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起步較晚,目前我國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不同程度存在占地面積大、能耗高、對環境二次污染嚴重、減量化不徹底、資源化處置途徑有限等方面的問題。
實際上,污泥處理一直是污水處理的老大難。由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負責人主編的《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3)》調研表明,我國污泥處置中衛生填埋占比67.19%,堆肥12%,近18%去向不明,相當于超過80%的污泥并未得到無害化處理。這些污泥直接消解了污水處理的效果,也成為隱藏在環境中的“定時炸彈”。
掘金富礦:“十二五”污泥處理投資347億元
由于我國污水處理廠建設存在嚴重的“重水輕泥”現象,導致大量污泥積壓,未得到合理安全的處理處置,一度形成全國關注的“污泥問題”,存在嚴重的二次污染隱患。國家發改委、環保部、住建部等部委先后多次發文,強調污泥處理處置的緊迫性與重要性,要求污泥處理與污水處理“三同時”建設,對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要配套擴建污泥處理處置設施。
國務院《“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其他設市城市達到70%,縣城及重點鎮達到30%。
“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其中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投資347億元。
《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提出,重點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境治理產業,而城市污水污泥處理及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以及城市污水污泥資源化技術均是發展的重點。
技術突破:污泥干化處理后,變廢為寶
隨著2014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的召開,一些污泥處理的新技術、新趨勢也得以展現。
在這一方面,長沙企業的表現尤為突出。記者從湖南省九方環保機械有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研發出的一種“污泥生物干化一體化處理處置裝置技術”,填補了我國目前污泥處理處置市場的技術空白,并已在省內外得到成功應用。
為扭轉“只治污水不治污泥”的現狀,一直致力于研發污泥處理新技術的九方環保,成功研發出圓柱多棱多層污泥生物干化處理一體化裝置及技術,并通過省住建廳組織的專家技術評審,突破了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占地面積大、能耗高、二次污染嚴重、減量化不徹底等方面的技術瓶頸。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結論認為,該技術在污泥處理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
這一技術的核心是:生物干化一體化處理,利用污泥自身的生物質熱能實現脫水干化,污泥處理后單位重量減少約97%,***終剩余3%的灰渣可實現資源化利用,實現零排放。如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置成泥塊,可以像煤塊一樣燃燒發電。
在株洲市龍泉污水處理廠建成20噸/天的污泥處理示范試驗工程,至今已連續穩定運行近3年,經處理后的污泥用于株洲湘江風光帶及神農城的綠化用肥,完全實現了污泥處理處置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要求。該技術不僅將在長沙、益陽、懷化等地得到應用,還將推廣到了江西、貴州、珠海等省市。
在污泥處理行業,長沙企業的發展令外地同行關注。湖南軍信污泥處置有限公司通過引進國際領先的“熱水解+高溫厭氧+脫水+干化”工藝,對污水處理的副產品污泥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處理。目前其項目已進入試運行階段,日處理污泥能力達500噸
新聞中心